為什么敏捷開發在亞洲實行不了
時間:2017-02-16
來源: InfoQ 作者 Savita Pahuja 譯者 足下
“為什么敏捷開發在亞洲實行不了”這個話題近幾年被討論了很多。Joshua Partogi是scrum.org的一位資深敏捷教練,他最近就這個話題寫了一篇文章,說亞洲的大多數銀行都沒有把敏捷開發推行得很徹底。
Partogi就為什么Scrum和敏捷在亞洲實行不了這個問題給出了一些解釋。他說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數亞洲人都對現在的管理文化很熟悉很習慣,他們知道自己在組織中的角色,也知道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該怎么辦事。
有人希望有人告訴自己該干什么,也有人總想指揮別人干事,整個組織工作井然有序。
亞洲人習慣于和自己的伙伴保持和諧的關系,避免沖突,這就影響了亞洲的敏捷小組在從事敏捷開發時的工作方式,包括迭代計劃、迭代回顧及日常敏捷工作等。據Partogi說,人們習慣于保留意見,因為他們無法適應一個他們可能會犯錯誤的環境,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犯錯誤也無所謂。
Claudio Caballero是Goodwill Group Foundation的CTO,他在博客里寫過一篇文章《在亞洲推行敏捷開發遇到了大困難》,也提到了一個原因,就是亞洲人是羞于當面說出逆耳之言的。
敏捷開發需要大家當面直言問題所在,而這有悖于亞洲文化,因為亞洲人特別注意對別人表示尊重、給別人留面子,這一點與西方文化特別不同,而西方正是敏捷思想的發源地。
Ken Schwaber是scrum.org的創始人,也是Scrum的創造者之一,他在他的博客上提到了在中國推行敏捷思想的文化障礙。他提到那些關注可預見性的人們在敏捷環境下會遇到困難:
對于那些習慣了可預見性的人們來說,他們希望他們可以預見未來。那么他們的工作就是動用人力物力來使自己預見的未來成為現實。而具有敏捷思想的人們卻深知對于軟件研發這種復雜的、創造性工作的來說,可預見性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結果通常 是很糟的:軟件質量差、計劃延期、資金浪費和士氣低迷等。
Partogi說亞洲的教育機制也影響了人們在工作中的思考方式和行為。
亞洲的教育完全都是為了考高分、定級別,而不是為了嘗試、自我發現和試錯,可這些卻正是敏捷實踐的目的所在。
Partogi說到因為很多公司都把項目外包到亞洲去,他們想通過采用敏捷來減少成本。可實際上敏捷需要非常高素質的隊員,這些人恰好通常不便宜。那么只要大家仍然誤以為轉用敏捷開發方式會減少成本,在亞洲敏捷就推行不下去。
查看英文原文:Why Agile Does Not Work in Asia
免責聲明:
1、項目管理培訓師在線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